◎注释
①“王大”句,指晋明帝太宁元年,大将军王敦任扬州牧。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县)。第二年王敦起兵再反,直指建康,晋明帝事先有所察觉,便暗中去察看王敦营垒。
②巴賨(cóng)马,即巴州賨人所进贡的马。賨人是秦汉时居住在四川、湖南一带的民族。赍,携带。
③客姥(mǔ),客居此乡的老妇人。
④愒(qì),同“憩”,休息。
⑤劬(qú)劳,过分劳苦,勤劳。
⑥觇(chān)察,侦察。
⑦匝(zā),一周,一圈。
⑧鲜卑奴,对晋明帝的蔑称。晋明帝母亲是燕人,鲜卑族曾居此地,而明帝黄须,相貌也像异族人。
◎译文
大将军王敦发动叛乱,军队驻扎在姑孰。晋明帝纵有文才武略,也不免有些疑忌,于是穿上军装,骑着巴賨马,拿着一条金马鞭,暗中前往察看王敦驻军情况。离王敦的军营还差十多里,有一外乡老妇在店里卖小吃,晋明帝经过,停下休息,对她说:“王敦兴兵作乱,危害忠良,朝廷惊恐,我担心国家的命运,所以来侦察他的动向。恐怕行踪暴露,也许会陷于困境。我被追击的时候,希望你能帮我隐瞒。”于是把马鞭送给这位外乡老妇后离开。晋明帝沿着王敦的营区走了一圈,然后就出来了。王敦的士兵发现了,说:“这不是一般人啊!”王敦躺在床上,忽然心有所感,说:“这一定是黄胡须的鲜卑奴来了!”下令骑兵去追,但已经相距很远了。追赶到客店,士兵问那老妇:“看见一个黄胡须的人骑马从这里经过吗?”老妇说:“已经走了很久,不可能再追上了。”于是骑兵打消了追赶的念头,返回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