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达福的梵高是我看过的银幕梵高形象中目前最喜欢的没有之一,精彩而不浮夸的演技与摄影镜头呈现的人像特写质感都功不可没. 看的时候不会去对比是否“真实可信”,能感受到导演同为艺术家,是在通过这部电影、借助梵高的形象和故事来表达他对绘画之路的理解. 同时也并不脱离人物性格,亦针对一些普遍的误解做出了可信的澄清. 会觉得导演“是懂艺术的”. 少有地呈现了绘画过程的镜头,也是很敢拍. 立意经典而朴实,描绘梵高与艺术、与自然的探求时,叙事平稳小心却不落俗套;展现与弟弟、高更的关系时,情绪张力表现算是小有惊喜. 手持抖动镜头的使用还算克制,主观视角下偶尔出现的视偏差滤镜刚出现时会嫌它塑料感略重,但在高更离开的那段表现中发挥了它的独特效果,姑且原谅了. 顺带一提这段是我最喜欢的镜头……大银幕看冲击力和感染力真的太强了. 《火神之天启之子》打卡,第四代导演发轫作. 片子本身不值五星,但历史文化意义值五星. 首先从技巧上讲,演员的表演基本还停留在老一代的风格与水平上,台词念得就像译制片配音(自行脑补类似“闭上你那该死的嘴,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的屁股”之类);导演摄影剪辑配乐的技巧就有点儿意思了,固定机位长镜头和摇镜用于制造现实主义风格(问题在于并不熟练,摇镜摇得很生涩,固定机位居然在晃……在晃……),但快速推拉镜头(从远景到大特写,再反过来)、倾斜镜头、升格定格、特效、梦境与幻觉、色调多次突然变化、低调或高反差的灯光、众多隐喻又正像戴锦华老师说的那样,证明对巴赞的学习只是表象,实则暴露出第四代导演对个人风格、新的电影语言的探索欲望. 电影的问题也正如戴老师所言,导演受限于时代与自身,批判流于肤浅,哀怨与抚伤多过严肃思考. 少年刘横顺,因崇拜九河城镇安司司长段林,一心想做惩恶扬善的少年英雄. 但由于身患“灶病”,因此处处受到段林的限制. 中元节河灯会,牵扯出白亭山悬而未决的祭子团大火惨案,刘横顺、杜帅、孙小臭三人决定夜探白亭山,发现藏身于此的魔古道圣女小白,在一番对峙交锋后,刘横顺得知十年前的大火并非意外,而幕后黑手烟斗男的出现,使得案件变得扑朔迷离,真相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