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的老威廉,经验丰富,睿智理性,学识广博,理解宗教,熟读莎翁,作息规律,爱喝红酒. 最可怕的,还很风趣幽默!第一次应邀赴宴,就把女主人崔西逗得忍俊不禁. 幽默就幽默呗,为毛用“可怕”来形容?因为稍早闲聊中,崔西回顾小夫妻的情感史时曾说,丈夫是她初恋,他是她见过的最有幽默感的人. 面对这样的评价,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该与老威廉第一反应似的,“真的?”相反,老威廉首次见面便从生活烦恼之中提炼出让女主人十分受用的应景笑话. 两相对照,高下立判. 这种发生于两位搭档间的性格对比贯穿影片始终涉及方方面面. 或专业素质,或生活态度,或修养品味,优势毫无例外的站在老头的一边. 甚至枪战追凶这一全片最利于展示拳怕少壮年轻是宝的桥段,芬奇也不愿让步,仍将奋勇当先穷追不舍突然衰变为经验缺乏而被凶手偷袭得手用枪指头!看前半段的时候我没搞清楚谁是主角(不是影片海报里的人),后半段才知道是保罗. 我去年看了《钟声》,今天看了《钟声》,它们都是反战题材. 《钟声》的男主角没《钟声》那么特别,他一腔热血又懵懂无知,上战场后食物短缺,住宿条件恶劣,炮弹横飞,生命如草芥,少年们感到惶恐失措,但是由于是黑白片,没有鲜血飞溅的效果,所以震撼力度小一点,尾声保罗回家乡休假,他对战争已感到心灰意冷,可家乡的老男人们还在对战争津津乐道,老教师还在鼓动学生们上战场,寒心的保罗回到战场,躲在战壕时伸出手抓蝴蝶,却因此被敌军击毙,这结局有些荒诞,也有些诗意. 虽然西方人也一直是好战分子,但他们至少还有人能拍这些反战电影,这些揭露战争的可笑卑鄙残酷之处的电影,而我们的战争片却依然总是吹捧着战场英雄,把战争描绘得既伟大又悲壮. 悲乎!"廚藝班一男生自稱聽見門鐘似的怪聲,甚至說自己半邊腦袋已被換成機械. 導師松岡不以為然,但不安已悄然入侵,他的世界即將反轉,徹底陷入荒誕失序中. 黑澤清為串流平台Roadstead 炮製自編自導新作,帶來奇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