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又作一境三谛、不次第三谛、不思议三谛。天台宗所说“空、假、中”三谛的前二谛系针对现象面所设立者,中谛则为针对本体面各自独立的真理所设立者;此三谛若彼此隔历不融,前后互成次第,则称隔历三谛。圆融三谛则相对于隔历三谛,即于一谛之中具足三谛,交互融会,而无所谓个别说法。
[18]一念亦称一心,指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性相等人、物差别的总和。一念三千是于凡夫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的诸法性相。盖天台宗思想,不论三性的有漏无漏,而谓介尔一心即具三千世间的迷悟诸法而无欠缺。《摩诃止观》卷五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考诸吾人于日夜所起的一念心,必属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如与杀生等瞋恚相应,是地狱界;若与贪欲相应,是饿鬼界;若与人伦道德律相应,是人间界;若与真如法界相应,是佛界。是故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而且此众生之一念心并非与一切诸法之间有所隔历,而是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时,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阴、众生、国土三世间,即此三千世间具足于一念之中。一念三千的教义是根据《旧华严·夜摩天宫自在品》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来。初学者根机浅,不宜作高层次的观法,而须由自心观起,以具体事物为所观对象,故天台宗立一心三观之法以为初学入门之机。